第(3/3)页 明霈帝也没办法,只能叫人在晏青山的身边又摆了一个桌子。 心宝兴致勃勃的写,一边还道:“爹爹你写了多少了?” 晏青山并不觉得尴尬,只沉声道:“别说话,专心写,爹爹写多少,心宝写多少,到时候让耶耶一起评。” 心宝点了点头,就开始写。 她并不是沉不下心的人,只是真的没点亮这个技能,哪怕现在有力气了,写的仍旧不好,倒是跟着晏青山认真的写了两刻钟。 明霈帝并不评儿子写的,只拿过心宝的,一一圈了,然后抱住她道:“走,去吃葡萄。” 几个人聚到了心宝这儿。 心宝写请帖的空儿,元沈绝就让下头准备了一些瓜子点心,大家围坐在一起,边吃边聊,还挺有那个气氛的。 明霈帝跟他们道:“你们可知,今年的武举,人数较之往届,多了十倍有余。” 晏时荣诧异的道:“这么多的吗?” 明霈帝点了点头。 晏时荣笑道:“中间想必有不少江湖人,沈伯伯做官,也算是给这些人指了一条明路。” 明霈帝笑道:“确实如此,潜移默化才最高明。” 大晏武举,三年一次,不同于科举的六次,武举只有府试、乡试、和会试三次,分别在二月、四月、和七月。 而且武举制度,就光明霈朝就修改过两次,如今会试的“策”试放的很松,能写出语句通顺的文章来便可,主要考的就是马步弓箭和武术对搏。 这种种,都能看出明霈帝对于武人的看重和招揽之心,但直到现在,才渐渐有了成效,这其实真的是无心插柳。 毕竟,元相与沈寿延的交情只能叫人羡慕和与有荣焉,反倒是萧泰神来一笔,给了他们明确的道路。 并不是说元相想不到这一点,而是,并不是随便找个武人过来做官,就有这样的效果的,某种程度上来说,沈寿延无可取代。 晏时荣建议:“耶耶去升平宫,不如召沈伯伯伴驾。” 明霈帝手一停:“哦?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