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两个孩子走在前面,走着走着还哼唱起了歌谣,“我在路上,在路上,衣袂飘扬,长发飞扬……” 继而,相亲们也跟着哼唱起来,“我在路上,在路上,衣袂飘扬,长发飞扬……你看那孩子,那孩子洋溢的笑,你看老人,老人佝偻的背,你看那少年,视死如归,勇往直前!” 李相怜含泪望着身边的乡亲们,大家并没有因为流离失所而悲伤,反而振奋精神,勇往直前。 “相怜,你瞧大家好热血。如果不是逃荒,谁又愿意离开家乡。” 李母背着擦了眼泪,李父发现了伸手看着她的肩膀,“大家都在的地方那才是我们的家,别哭,等南下落脚后,重新组建我们的家。” “谁说我的哭了,我这是风吹的。” 李相怜听到了忍不住笑了,“爹、娘,该感到高兴才是,这么多人陪着,互相照应,总比那日一家四口孤零零的去逃荒要好。” 青兰赞同,“指不定我们还能追上黄公子他们呢。” “很有可能。”李父点头。 大家说说笑笑又走了一个时辰,里正的儿子先去前方探路,找到了避风港湾,便跑回来说:“前面有个破道观,可以容纳咱们,大家随我来。” “走走走。” “道观也好,有老道人保护,咱们也去烧烧香。” “是呀,祈求荒年赶紧过去。” “还有半个月就新年了,祈求来年风调雨顺。” 相亲们的板车都停在门外,所有人都去道观里避风雪。里正喊上年轻人,去了拾柴火,妇人便留下来准备吃食。里正的妻子刘婶子,挨家挨户的收取了米面,其他妇人也跟着一起开始煮饭。 大家依偎在这道观里,望着门口外的天儿,不知道在想什么。 大家赶了一天的路,累了就靠在墙壁睡觉。夜深人静的时候,李相怜听到了女子的哭泣声,还有小孩子的呜咽声,她坐起来看向对面的角落里。 同村的张家小妹在哄孩子,丈夫小张用被褥遮挡着,应该是给孩子喂奶。 旁边的老婆子说:“没吃多少东西,哪里有奶水,瞧把孩子饿的,这可怎么办?” 老爷子缓缓醒来,扭头看了一眼,“娃哭声不太对,是不是生病了?” 第(3/3)页